天才一秒记住【武林小说】地址:50xs.org
第二场比赛,写诗。
考生需在半炷香内,作诗一首,依旧是叶秋定题目类型规则,县学出考题内容。
为了杜绝舞弊,由吕山长当场出题,吕山长沉吟片刻,思考了一会,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,说道:
“那就以今日的元宵月下为题,作诗一首吧。”
这场比赛县学派出的是丁字班李均,而济慈书院这一方叶秋随意点了一名学生。
因为上一场郭盛的惨败,县学再不敢轻视,夫子们对李均千叮万嘱,李均也如临大敌,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。
然而他是幸运儿,这场考试叶秋并没有多做准备,诗赋和旁的不同,在不作弊的情况下,考验的是人的文学功底,这需要长年累月地读书,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语感。
叶秋这边的学生一个个学了半年不到,指望他们作一首好诗,那等同于痴人说梦。
当然叶秋若真想赢下这场比赛,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,她可以提前押题,多准备几首惊艳的诗让学生提前背好,也不是不可以,至少吕山长今日的题目在她的猜测范围内。
但这种胜之不武的事她不愿意做,她办的是书院,教书育人的地方,连她这个山长在考试中教学生如何舞弊,这算什么?
另一方面,三场考试下来县学一场都没赢,这未免太不给面子了,县学的夫子未来可是她书院的名誉老师,不能得罪地太狠。
第二场比赛最终自然是县学的李均胜出,诗写的不算多好,但比济慈书院的那位考生交上来的卷子好太多了,济慈书院的学生写的那一坨除了字数,没有一点能叫诗的。
县学的人又振奋起来,一个个在台下叫的脸红脖子粗。
“好!”
“好!”
“李师弟干得漂亮!”
“这才是我们县学的水平!”
“下一场比赛一样要狠狠赢济慈书院。”
“......”
李均下台后就被诸位师兄同窗包围,被一众的欢呼喝彩淹没,直到此刻他心中的紧张才舒展开来,同他想象的一样,他赢了!
实在是郭盛的表现太差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,生怕自己和郭盛一样翻车,丢了脸。
林知节没有看到预想中叶秋搞事情,感到这第二场比赛索然无味,不由得失望,语气惋惜道:
“叶姑娘,你们济慈书院得分被追评了,第三场,你可有什么妙招?”
叶秋偏头看了眼林知节,见他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,暗自吐槽,嘴上还是辩解道:“林大人,叶秋可没有什么妙招,这三场考试公平公正,比的是学子们的真才实学,大家都看着呢。”
你可闭嘴吧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做了什么,就算我做了什么也是学生的真才实学,比赛的公正性可不能毁在林知节这张嘴里。
林知节呵呵一笑,“那本官就拭目以待,第三场希望叶姑娘不要让本官失望。”
一旁的吕山长将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楚,心中有些不高兴,不禁暗想,“怎么林大人会对叶秋这边如此看好?这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济慈书院赢?”
可是济慈书院不就是个赶鸭子上架的小学堂吗?夫子才请一个,还是位落魄秀才,县令大人呀,让小作坊一样的学堂赢了他们县学对您有什么好处?县学是名正言顺的官学,这不是打您自己的脸吗?
吕山长之敢在心中吐槽林大人分不清阵营,林知节却没有他的顾虑,县学是在他的治下,但又不是他直属管理,而且叶秋有一句话说对了,比赛确实是比的真才实学,他坐在这方高台看得清清楚楚,既然是真才实学,县学在资源优渥的情况下还输了的话,只能说明技不如人,县学需要改良了。
第三场比赛,策论。
策论是科考中比帖经、墨义更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。帖经、墨义考的是书本背诵,那么策论考的则是考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,对时事的深层次见解和对策。考生根据题目作文章,考察其对时务和人事政治素养。
在科考中,往往通过策论能看出考生是否有为官的素养,一般主考官会重点关注这一门试卷。
依旧是叶秋定规则,县学出题目。
县学这方派出丁字班第一名赵申宇,济慈书院派出陈信文。
两方参赛者见过礼后,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答卷。
赵申宇的一点也不紧张,陈信文他知道,他们当初在县学求学时,也就这人有点本事,但和自己比策论,哼,那就等着输吧。
真是不知天高地厚,他赵申宇这丁字班的第一名可不是白考的,他五岁开蒙,家里给他请了夫子教学。
十岁考入县学,在县学里读了两年后,如今十二岁,这两年里他常年稳坐丁字班的第一名,连夫子都经常夸奖他,写得一手锦绣文章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落魄千金狡诈如狐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武林小说50xs.org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