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冬时节,寒意渐浓,晴娘裹紧衣襟,从马车上轻盈跳下,递给车夫二十文铜钱,随即敲响了她兄长家的大门。
蒋大郎将他爹娘留下的老房子卖了,如今住在他娘子村里,晴娘不愿当这是“娘家”。
两日前蒋大郎托人捎口信儿,一定让她回家一趟。说郝少东那边又在催促,诚心诚意拿出二百两银子为聘,问她年前能不能进府。
晴娘固然心里不情不愿,见她兄长催得急,也只得回来这趟。
蒋大郎站在门内去了闩,“吱呦”打开门,见是他妹子,忙得让她进来:“可算回来了,你就抻着人家,也不是这个抻法。快进来说。”
两人进了屋里,她嫂子打声招呼,与自己男人递个眼色,便进了里屋,留他兄妹说话。
晴娘便说:“阿兄催得急,我才回来。那边我也不尽满意,还是推了吧。”
蒋大郎急道:“就这样的,你还有什么不满意。郝少东那个人,宝应县里也算一号人物,跟了他想要什么没有。”
晴娘一径只说不同意。她自己一年能赚五十两银子,二百两的聘银去给人做妾,也不是很看重。
蒋大郎便耐着性子劝她:“自己一年抛头露面,哪里赶得上有人养着。但凡再生个孩子,一辈子妥妥的。否则等你年纪上来,谁给你养老?”
晴娘的嫂子见外间总是说不下,便有些不耐烦。
她与蒋大郎收了郝少东三十两银子的好处,额外还许了事成之后再有三十两,加上晴娘的聘礼留一半,这里外里多少收入!
于是便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到:“我劝妹妹,也不要太清高。宁为富人妾,别做穷人的妻。女人家花期短,你今日拿乔,再过三年五年看,就是你求着人家了。再说你兄长嘴上许了人家,再办不成就要挨一顿好的了。你兄长这面子你不给,那咱往后也不用再往来。”
夫妻两人,你一言我一语,将晴娘说得拿不定主意。
她的心里,到底还是对兄长有情分,这是唯一的娘家人了,能替自己做半个主,如今给说的人家虽不是正妻,也是有文书的妾,不算糟蹋。
她便缓了口气,道:“也太急了,我若去与他做个房里人,日后怕不能在花满蹊干了,顾家待我有恩,我得与她们说一声。”
她兄长见她这样,知道有门,急忙又劝:“这有什么好说的,听说他们不对付。还是干完年底,直接走了吧。”
晴娘也不说行,也不说不行,暂时拖下来。
过半个来月,她嫂子又来找她一趟,问她:“小妹也该准备些嫁妆。”晴娘问:“我手里历年的积蓄攒了近百两,可够了?”
她嫂子便劝着她:“他家里做花木生意的,要是能有些对路的物件儿就好了,也能得他看重。”
晴娘点头说:“知道了。先不急,我这里忙着年底盘账,嫂子先家去,我自己想想。”
转眼过年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